- · 《哈尔滨学院学报》栏目[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数据[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收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投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征稿[05/20]
- · 《哈尔滨学院学报》刊物[05/20]
一带一路推动下的哈尔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化”是人类为组织自己与环境的联系而创造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并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发展形态与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中。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表
“文化”是人类为组织自己与环境的联系而创造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并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发展形态与生活行为习惯,同时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中。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传递着思维方向,传达着思想脉络,传播着精神内涵,通过深刻观察和思考世界形势,积极履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求,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目的对策等进行蓝图勾勒,造福沿线及更多国家人民,推动着人类向先进的思维方式不断迈进。
一、哈尔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发展简史
(一)“金源文化”的追溯
哈尔滨城市建设,虽然没有经历过悠久的历史,但早在公元11世纪末开始,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能歌善舞的女真人族,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气质内涵滋养了这片“白山黑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融合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形成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金”国号由此建立。
(二)俄国在哈尔滨的发展影响
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并将大量俄国人迁移至东北地区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则成为当时俄国人的聚居地;十月革命爆发后,很多俄国军官将士和资产阶级举家移居哈尔滨,其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东北地区的民众,哈尔滨的俄侨数量猛增,并在这个城市里涌现出很多新兴产业、企业,其中不乏有很多的艺术家,在满足自身精神文化追求的同时,鼓励创办教育机构、音乐学校,在校开设大提琴、小提琴、合唱、教学唱诗等音乐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教授方式与方法等内容与俄国的音乐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一致,包括音乐活动、舞台演出等实践活动都有着相似的教育目标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俄侨自发组建的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也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交响乐团之一,目前也成功跻身于中国高水准行列。这些新型的音乐文化形式,连同歌剧等一并传播到哈尔滨。教堂中的室内乐、音乐沙龙等形式更是被当地人所接受,成为了工作之余与生活、学习、娱乐密不可分的社交内容。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哈尔滨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共存、兼收并蓄的城市,其拥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同时多国的泊来文化犹如新鲜的血液,带给这座城市以新的生命,从而又衍生出多种类型的音乐文化形式。在哈尔滨的音乐发展历史上,教堂作为主要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场所,教堂唱诗班选用的赞美诗歌曲中,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作品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有很多民间歌曲以及改编后的中国古代歌曲,包括中华传统戏曲音乐在内的音乐形式,加之哈尔滨主动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特点,艺术家们通过声乐、器乐等表演形式呈现,无意识间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同时又体现着城市音乐多元文化的内在精神。从最初的二人转、皮影戏、东北大秧歌、民歌小调等简单形式,发展到重视音乐艺术的精神层次和大力提倡高雅内涵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如,二人转有了高层次的表演场所,皮影戏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变化表明“龙江”艺术的思路已然不仅仅旨在娱乐休闲,更多的是追求思维的改变与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哈尔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特点与局限性
(一)形式多样性
自1958年创办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以来,经历了50多年的辉煌发展,“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已成为哈尔滨文化身份的象征,并与其冰雪文化活动一并成为哈尔滨文化发展产业,同时作为一项音乐品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其人民群众自发参与、自由组合、自我创新,以艺术家的热忱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其中有在校师生组成的创作团队。如,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开幕或闭幕文艺演出的重要成员,经常承担的不仅仅是演出任务,更多的是文化宣传、精神传递等;再如,热衷于音乐的文艺组织工作者们,他们的执着于坚持,同时还包容着多元文化,共同商讨、互帮互助,本着传承与创新并存的工作态度,在交流中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在学习中吸收先进思想,扬长避短,使之保留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并成为世界公认的音乐品牌,吸引着众多国际友人亲临感受。
创办于2009年的“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在此期间,中俄两国的音乐文化在不同程度上互相渗透,相互借鉴,各地专家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发展,参与并研究中俄音乐交流的经验,并对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认真分析、全盘思考、把握大局、缜密献策的学者们表示鼓励与支持。无论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学术研究上形成交流传播链条,而且在音乐文化产业方面也建立起了系统的、科学的合作关系,共荣共生的局面遍地开花。类似此类学术研讨会还有很多,这正是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倡导下完成的,并将相关的学术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ebxyxb.cn/qikandaodu/2021/0616/699.html
上一篇:才女编剧冯育坤的如戏人生
下一篇:哈尔滨城市融雪径流模拟及其产汇流空间分布特